9月20日,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出席發布會,向媒體介紹了我國自然生態保護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首先通報了生態環境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嚴厲打擊涉消耗臭氧層物質非法行為,以及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發揮作用的有關情況。他說,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生態環境監管服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放、管、服、治”四個方面,推出20項具體舉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企業綠色發展。2019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9月16日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行,今年是中國加入《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30周年,30年來中國嚴厲打擊涉消耗臭氧層物質非法行為,強化履約監督管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自7月19日上線以來,目前平臺共有注冊用戶近400人,總訪問量近4萬人次,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生態環境部將持續完善平臺功能,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崔書紅表示,2019年召開的全國生態保護工作會議描繪了生態保護工作“七個一”的宏偉藍圖,總體工作也呈現出“成效明顯,平穩推進,任務艱巨”的特點。在國內,又涌現出一批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先進典型。生態環境部命名了第二批45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1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了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獎35個先進集體和54名先進個人。生態保護各項工作平穩推進,適應新的監督職能要求,在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工作、自然保護地監管等方面完成階段目標任務。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推進“七個一”生態保護的任務要求,實現美麗中國美好愿景任務還十分艱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生態環境部將緊緊圍繞做好生態保護監管的核心任務,推動形成機制更加健全、監管更加有力、保護更加嚴格的生態保護監管新格局,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堅實保障。
有記者關心明年在云南昆明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籌備工作進展情況。崔書紅說,這次大會是聯合國首次以“生態文明”為主題召開全球性會議,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鮮明世界意義。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大會的籌備工作,目前,大會籌備工作機制已經建立,并投入全面運轉,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公約》秘書處保持密切溝通,切實履行東道國義務,積極推進框架文件制定進程,全面做好大會宣傳,細致開展會務準備,確保將大會辦成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會。
在回應近期山東臨沂出現治污“一刀切”情況時,劉友賓表示,平時不作為、急時“一刀切”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表現,生態環境部一直以來態度鮮明、堅決反對。在環境執法過程中,生態環境部一直強調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依法辦事。下一步將繼續緊盯不放“一刀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追責,絕不姑息。同時也將保持定力,堅持嚴格執法、依法辦事,履職盡責,督促平時不作為的地方和部門切實加強日常監管,從源頭上解決急時“一刀切”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和守法企業的正當權益。
來源: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