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東莞市召開貫徹落實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回頭看”情況反饋意見工作會議,全面部署推進各項整改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參加會議并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深化認識,落實責任,立行立改,確保反饋問題整改到位。市領導黃耀成、劉煒、喻麗君、郭向陽、李光霞參加會議。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按照中央環保督察組的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相關問題整改,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打好污染治理殲滅戰和打持久戰,扎實推動整改工作標本兼治。下來東莞市將多措并舉,全力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
一、抓緊制訂整改工作方案。根據督察組反饋的意見要求,結合原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方案,從嚴從實從快制訂 “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各整改工作事項的目標要求、工作舉措和責任清單,對每個反饋意見建立整改工作臺賬,全面實行銷號管理,一項一項抓好整改落實。
二、突出抓好重點問題整改。一是針對考核斷面水質改善問題狠抓整改。嚴格落實已明確的斷面水質保障工作舉措,鞏固今年以來水質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截污管網建設,同時大力抓緊實施截污通水工程,確保年內完成1300公里建成管網驗收通水。同步加快排污口(排污單位)與次支管網的接駁截污工作,年內完成各鎮街1、2級河涌、排污量大于300m3/d以及對考核斷面水質影響大的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確保污水應截盡截。全面完成2018年底35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作,確保減輕入河污染負荷。二是針對內河涌污染整治問題狠抓整改。優先抓好與內河涌污染治理關聯度高的管網建設,大力實施截污通水工程,加快污水廠改擴建及提標改造和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切實提升截污治污能力,為做好內河涌污染治理夯實基礎。嚴格實行河長制管理,嚴肅河長制工作紀律,嚴格落實各級河長工作責任,加強各級河長履職監督考評,絕不允許出現電話打不通、人找不著、情況不清楚、問題拖延不回復不解決的情況,特別是要堅決杜絕垃圾圍河、垃圾滿河的現象。三是針對重點流域污染整治問題狠抓整改。茅洲河、石馬河兩大重點流域的8個鎮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攻堅,抓緊推進各項治污措施,特別是要加速補齊治污工程建設短板。其中,茅洲河流域要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項治污工程建設,201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驗收運營工作;石馬河流域要在2019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各項治污工程建設,2020年上半年全面完成驗收運營工作。四是針對水源保護問題狠抓整改。加快水源保護區違建清理工作,確保6月底前完成一級水源保護區7個違建項目清理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其余146個一級水源保護區違建項目清理。同時,要在年底前抓緊完成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62個存在問題整治工作。五是針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問題狠抓整改。重點圍繞當前存在的固廢底數不明、監管責任不清、處理設施不完善等問題開展整改。全面開展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普查核查工作,做到全面掌握底數、理清情況、加強評估、指導施策。加快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建設,特別是虎門港立沙島危廢綜合處置項目、海心沙資源綜合利用中心項目等項目,確保按期建成。扎實開展固體廢物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和利劍1號環境執法行動,從嚴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等違法行為。全面壓實企業責任,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對固體廢物相關企業做到“三個一”。六是針對“散亂污”企業問題狠抓整改。目前,全市已對6540家企業進行核查排查,列入清理整治任務的有4515家,已經清理的有2045家,未清理的還有一半以上。各鎮街主要領導要深化認識,要不怕得罪人,親自部署、靠前指揮,切實加快清理“散亂污”企業。相關部門抓好32項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的落實,盡快印發實施各項措施配套方案,在產業機構優化、能源機構調整、交通結構改善上強措施、出實招,形成藍天保衛戰“1+N”工作體系,爭取早實施、早見效。
三、全面抓好交辦案件查處。把此次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案件查處及整改作為當前重點優先處理、優先解決。對于每個交辦案件查處情況,全面實行“一案一卷”管理,每個建立詳細的檔案材料,及時向督察組報告查處情況,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對發現的各類環境問題,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快處理。對嚴重環境違法行為,該停產的一律停產,該關閉的一律關閉,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信訪案件,全面實行領導包案督辦,加強工作統籌,全程跟蹤,確保得到妥善處理、確保人民群眾滿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對一些流域性、區域性和重點問題,不能立即解決的,制定詳細整改工作方案,明確具體整改措施,建立責任清單和時間表,強力推進整改工作,并及時將整改情況向上級報送、向社會通報,自覺接受監督。
四、突出抓好三件事。各鎮街(特別是產廢大鎮和廢品收購大鎮)要立即做好三件事:一是摸清廢品收購站是否藏污納垢,有工業固廢要清楚成分、來源和去向。鎮街領導要保持頭腦清醒,要查清保護傘,掃黑除惡一起抓。二是摸清垃圾填埋場周圍情況,對垃圾分揀、亂堆亂填進行專項清理,鎮街領導分片包片處理。三是摸清閑置土地情況,市國土局提供清單,鎮街逐一核查閑置土地的管理使用情況和收入去向。
五、加快完善治污長效機制。在抓好整改工作的基礎上,堅持近期和長遠相結合,從更深層面查找東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不斷完善水、大氣、固廢污染治理工作機制,提升整改工作成效。處理保護與發展關系方面,堅定不移推進高污染、高耗能行業和企業淘汰,清理“散亂污”企業,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水污染治理方面,全面加強污染源頭管控,加快排污口綜合整治,推進截污管網雨污分流改造,推動污染治理正本清源。大氣污染治理方面,全面落實藍天保衛戰32項措施,及時評估實施情況,結合大氣污染現狀對各項措施進行動態調整,并抓緊出臺責任追究辦法,建立大氣污染防治長效管理機制。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方面,明確各級各相關部門責任分工,建立健全固體廢物產生、存儲、利用、轉移、處置全過程“閉環”監管工作體系。同時,要深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完善分類工作方案,從源頭上推動生活垃圾資源化、減量化。
來源:東莞市環境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