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重金屬污染事件頻發;重金屬污染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近日,東莞市環保局發布了《東莞市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2018-2020)》(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該《規劃》,東莞將長安、虎門、沙田和麻涌四個鎮劃分為市一類重點防控區,一類防控區以外的區域列為市二類重點防控區。此外,2020年,將實現全市重金屬重點防控企業重金屬排放廢水在線監測全覆蓋。同時,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力爭2018年底前建立東莞市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庫。
“十二五”完成省下達的減排任務
“十二五”期間,東莞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從環境質量狀況來看,“十二五”期間,全市城鎮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達標率為100%,地表水國控斷面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達標率為100%,全市水環境監測斷面主要防控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達標率為100%,電鍍重點防控區大氣環境監測點位主要防控重點污染物達標率100%.
在主要重金屬污染物減排方面,2015年全市鉻的排放量分別比2007年比下降了19.3%,鉛、鎘和砷下降了23.3%、47.6%、58.7%,汞排放量不增加,完成了省下達的重金屬污染減排任務。
綜合防控能力和監測能力不足
不過,東莞的重金屬污染仍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根據《規劃》,首先是:重點區域污染物排放負荷大,環境風險防范壓力大。
據統計,虎門和麻涌涉重企業的數量約占了全市涉重企業數量的一半。鉛汞鎘鉻(包括總鉻和六價鉻)砷鎳銀鋅銅10項重金屬污染物中,除了鎳的排放量虎門是排第二外,其他9項重金屬污染物,都是虎門的排放量最大;虎門、麻涌、長安以及茶山等鎮街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占比都很高。“區域性重金屬污染呈嚴重態勢,重金屬污染環境風險隱患大。”其次,行業工藝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來,東莞在重金屬污染監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還不能滿足新形勢發展的需要。”《規劃》稱,這其中包括:監管缺乏系統性;對重點重金屬污染源的執法力度和執法能力建設不夠。此外,東莞重金屬監測能力仍顯不足。截至2015年底,在大氣重金屬監測方面,市監測站未能實現鉛、汞、鎘等主要重金屬的全覆蓋;在土壤監測方面,市監測站尚未具備土壤銀、釩、錳、鈷、鉈和銻監測能力。
將淘汰41家重金屬污染企業
《規劃》稱,東莞屬于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相對集中的地區,全市轄區范圍均列為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域。根據涉重金企業分布情況,將長安鎮、虎門鎮、沙田鎮和麻涌鎮四個鎮劃分為市一類重點防控區,一類防控區以外的區域列為市二類重點防控區。
此外,將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業(電鍍)、皮革及其制品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列為重點防控行業。東莞將嚴格控制新增涉重金屬企業。其中,市一類重點防控區內禁止新建、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項目,現有技術改造項目應通過實施“區域削減”,實現增產減污。
為優化產業結構及布局,2018-2020年,東莞將推進四大重點防控區域涉重金屬企業搬遷入園工程。此外,列入產業結構升級的淘汰企業共計41家,主要涉及電池制造、電鍍、化學制品業等行業。
此外,東莞還將加強重金屬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其中,在麻涌、虎門、長安、沙田四大重點防控區域的重點企業周邊敏感地區建設空氣自動監測站,開展特征重金屬污染物指標自動監測,全面提升重金屬污染環境監測能力。同時,加快推進重點防控企業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實現對涉重金屬企業的實時監控,全面提升重金屬污染的管控水平。2020年,將實現全市重金屬重點防控企業重金屬排放廢水在線監測全覆蓋。
力爭今年底建立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庫
高速的工業化發展也給東莞的土壤帶來了莫大的重金屬污染。根據《規劃》,東莞將通過開展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項目,對耕地重點超標區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工業搬遷場地、典型集中連片受污染耕地開展重金屬土壤修復工作,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此外,以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電鍍)和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制造(印制電路板)兩大行業為重點,開展農用地、在產企業用地和關閉搬遷企業地塊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建立東莞市土壤環境質量數據庫,夯實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的數據基礎,構建東莞市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這項工作力爭于2018年底前完成。
在監測方面,將建成東莞市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到2020年,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實現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市域內全覆蓋。
“十二五”期間,全市城鎮集中式地表飲用水水源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達標率為100%,地表水國控斷面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達標率為100%,全市水環境監測斷面主要防控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達標率為100%,電鍍重點防控區大氣環境監測點位主要防控重點污染物達標率100%.
在主要重金屬污染物減排方面,2015年全市鉻的排放量分別比2007年比下降了19.3%,鉛、鎘和砷下降了23.3%、47.6%、58.7%,汞排放量不增加,完成了省下達的重金屬污染減排任務。
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田玲玲